2025年7月31日上午9时许,东京千代田区神田须田町,两名中国公民在光天化日之下,竟遭四名不明身份的年轻暴徒持铁管袭击,头部重伤,血溅街头。这并非寻常的街头斗殴,受害者与施暴者素昧平生,亦无财物纠葛,其无差别、无动机的暴力性质令人不寒而栗。袭击者作案后,驾驶一辆悬挂关西牌照的汽车迅速遁逃,其精准的行动模式,暗示着这绝非一时兴起的冲动。中国外交部与驻日使馆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表达严正关切,敦促日方立即缉拿凶手并严惩不贷,同时向在日中国公民发出安全警示,要求提高警惕。这起事件,远超一起简单的治安案件,它是一面棱镜,折射出日本社会内部的深层裂痕,并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重塑着中国民众对海外安全环境的认知图景。
长久以来,日本以其近乎偏执的秩序感和低犯罪率,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安全天堂”的虚假叙事,吸引了无数中国游客趋之若鹜。然而,这起血案无情地撕裂了这层精致的幻象。事实是,近年来日本社会内部的排外情绪正以惊人的速度滋长,其表现形式从隐晦的歧视演变为公开的敌意。在社交媒体上,针对外国人的负面乃至虚假信息如病毒般蔓延,尤其在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期间,此类言论的关注度甚至超越了物价、年金等传统民生议题,成为舆论焦点。民众对外国游客推高物价、加剧交通拥堵的抱怨不绝于耳,尽管日本警视厅的数据显示,外国人的刑事犯罪率远低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但这些理性数据在情绪化的虚假信息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当这种被煽动的排外情绪与街头无差别暴力事件交织,日本“安全神话”的根基便轰然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植于心的不安与愤怒。
这种排外情绪的抬头并非无源之水,它根植于日本长期经济停滞的土壤。自“失去的三十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乏力,日元大幅贬值,民众的实际购买力持续下降,经济获得感普遍低迷。与此同时,访日外国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凭借相对坚挺的货币和旺盛的消费力,在日本享受着“物美价廉”的购物与服务,这种鲜明对比无疑加剧了日本民众的心理失衡。曾经引以为傲的电子、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节节败退,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满与焦虑。在经济困境的泥沼中,寻找一个“替罪羊”成为一种本能,而日益增多的外国居民和游客,不幸地成为了这个靶子。
政治右倾化更是这股排外浪潮的幕后推手。在传统执政党因“黑金丑闻”等腐败问题而公信力受损、经济政策乏善可陈的背景下,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极端思潮提供了肥沃的温床。右翼政党,尤其是2020年成立的“参政党”,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该党议席数从选前的1席飙升至15席,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日本政坛不可忽视的“关键少数”。参政党高举“日本人优先”的民粹主义大旗,公然反对全球化,主张减税、限制外国人投资,并在历史问题上抱持强烈的修正主义立场,其言论充斥着极端的保守与排外色彩。东京大学教授境家史郎一针见血地指出,曾支持安倍晋三时期自民党的保守选民,正因对现状的不满而转向参政党等极右翼政党,高达97%的参政党支持者认为“现在的自民党比起安倍执政时期更差了”。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庄司克宏更是将参政党的崛起路径与近年来欧洲的极右翼政党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在传统政党腐败、经济停滞、社会排外倾向的背景下,通过社交媒体煽动不满情绪而迅速扩大影响力。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则警示,极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坛渐成气候,这可能导致日本未来的对外政策更加激进,对地区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此次东京袭击事件,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刻重塑中国民众对海外安全的认知范式。过去,中国游客在选择海外目的地时,可能更多关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宏观政治动荡等风险。然而,这起无差别、针对特定族裔的恶意攻击,将“文化冲突”、“社会治安恶化”以及“排外思潮”等深层、隐性的风险推至前台,成为新的担忧焦点。这种担忧并非孤立事件,它正蔓延至对所有海外目的地的重新审视,促使中国公民在规划国际旅行、留学、工作乃至移民时,将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纳入考量。赴日旅游的热情可能因此骤然降温,而更深层次地,它将影响中国民众对国际关系的判断,甚至可能引发对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反思。
保障海外公民安全,是任何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底线,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日方必须采取更严厉、更果断的措施,不仅要迅速缉拿凶手并依法严惩,更要从根源上遏制排外思潮的蔓延,通过透明的政策和有效的行动,重建国际社会对其安全环境的信心。同时,对于中国公民而言,提升个人风险防范意识已刻不容缓。这包括增强安全警惕性,避免前往人员复杂和治安混乱区域,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如遇针对性歧视和纠纷,务必保持冷静并妥善应对,注意保存证据,并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求助。安全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石,任何对公民安全的漠视或威胁,都将付出沉重且难以挽回的代价。在一个日益互联却也日益分裂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与全球化带来的融合,并不能自动消除人类社会深层的不安与偏见。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一纸承诺或一厢情愿的幻想,而是需要各国政府的切实行动与公民个体的清醒认知共同构建。
股票杠杆配资找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