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結構基于Intranet/Internet 技術,以瀏覽器/服務器(B/S)結構的技術架構方式進行設計,并支持虛擬專用網絡(VPN),系統必須支持主流計算機硬件及軟件平臺,并兼容現有的設備,支持多種開放技術標準,系統應提供標準的接口程序或和預留技術接口標準,便于擴展應用系統功能和與其他應用系統的互聯,互訪。
系統數據庫采用通用數據庫技術;充分考慮利用現有網絡和硬件設備;瀏覽器支持多種通用瀏覽器。系統具有開放性、易操作性、界面的友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點,為用戶提供統一的、友好的操作界面。
3、數據庫設計
1、對數據庫平臺的性能要求
建立完善的數據庫結構管理設備的基本參數、運行狀態和各種工作計劃。數據庫的框架和結構必須根據設備和運行狀態而設計,方便提供強大的錄入、查詢、統計、分析和報表等各種功能,較好的反映平臺業務的基本情況和運行狀況,滿足運營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根據本系統數據的特點,我們采用Mysql作為系統的數據庫平臺,并且數據庫開發方面采用標準SQL語句,以便將來的擴展和移植。
系統將采用數據庫建模工具,根據系統功能模塊的設計,構建出整個數據庫。在構建數據庫時,也會定義好數據庫表的約束、關聯以及索引。
針對系統的具體特點和系統要求,我們在進行數據庫方案設計時對數據庫平臺提出下列性能方面的要求:
標準化程度高,符合標準ANSI SQL 92語言的規范;
支持Brower/SERVER模式應用,支持對稱處理和多線程技術,支持XML/CORBA,支持數據分區;
可在多種操作系統,HP、IBM等服務器下運行,獨立性強,對系統結構影響比較小;
高級語言、漢化功能先進,易于方便使用,支持漢字,GB18030標準;
支持主流的各種網絡協議,如TCP/IP、IPX/SPX、NETBIOS、DECNET、SNA等。
能支持同構、異構網絡的分布操作,支持松散耦合型的Cluster及海量并行處理;
有足夠的并發控制;授權控制和事務處理能力及恢復能力;
與異種數據源有良好的可互操作性;
具有可靠的數據安全保密措施以及故障恢復能力;
具有SMP和MPP的功能,具有快速的并發用戶查詢速度,并發控制穩定可靠;
具有很強的容錯能力,錯誤恢復能力,錯誤記錄及預警能力,具備異地容災能力;
允許行級鎖,具有死鎖自動解出功能而無需額外的數據一致性校驗;
具有強大的復制能力,支持主從式、級連式、對等式以及N-向復制,并支持復制日志技術,具有分布式模式管理能力;
具有完整的安全性(帳號安全,系統級權限,對象安全性,審計),細粒度化的訪問控制,適合于多層環境的安全模式的能力;
擁有支持MIS的功能強大的開發工具,提供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的工具。
2、數據庫系統結構設計
根據本系統的結構和應用服務,同時考慮到整個系統的一體化方案、功能擴展和靈活性,數據庫將按以下原則采用集中方式與三層結構相結合的體系結構。
本系統是服務平臺系統,能夠提供標準應用服務,這些服務采用集中方式運行可充分利用服務器的資源,發揮服務器的性能,方便管理,提高可靠性。
采用三層結構很容易實現客戶機的擴充,使用多服務器能減小系統的處理瓶頸,提高系統的性能,同時能共享網絡中的所有資源數據庫系統,為集中方式和B/S結構的應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
3、數據庫系統邏輯結構
本系統考慮到系統的總體要求和今后各業務的發展,本方案中設計數據庫系統邏輯結構體現了以下特點:
數據庫系統結構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數據庫數據的全面性:對圖片數據、用戶數據、文本信息等進行調查,分析及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證其共享數據,同時為系統的擴展性保留數據接口,達到數據全面性的目的。
數據庫系統結構完全完整:既可最大限度開放的公用數據,也嚴格保密的交易結算數據和企業私有數據,對不同的類型應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機制。信息系統將采用大型數據庫系統,完善的數據備份和安全控制策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證系統安全運行。數據庫可以采用數據冗余備份,或者數據錄像備份,雙機備份,以確保數據的安全及完整性。
4、數據庫設計遵循技術規范標準
目的:保證與其它應用系統的無縫連接,而且便于與運營方其它系統的數據共享和實施園區各方社會資源的數據共享。
(1)完善的編碼體系
完善的編碼體系是數據庫系統的重要核心之一。要求對業務中涵蓋的信息進行全面分類和編碼管理。
要求編碼設計科學合理,使系統能夠具備目錄樹結構顯示、分類路徑明確、多級同步維護(級聯修改)、分類分級的多層次查詢、數據傳送量少等優點。
(2)字典驅動的數據庫結構
系統的發展變化對應于設備(實體對象)的屬性和設備(實體對象)的增減,能夠通過數據字典驅動的方式,在數據庫中實現設備屬性的擴展修改和新增設備的定義。
系統采用這種字典驅動數據庫結構,通過它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對系統中某對象的屬性進行擴展。例如應用在設備管理上,可以采用圖形化界面簡單直觀地實現設備類型的自定義、設備種類的增加、設備屬性的自定義,從而適應不斷出現的新設備的需要,不需要修改程序代碼。
(3)面向對象的數據庫設計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數據庫設計的面向對象特征最終奠定了整個系統的面向對象性,具體要求包括:
數據庫結構清晰,便于實現 OOP
數據庫對象具有獨立性,便于維護
需求變更時程序與數據庫重用率高,修改少
(4)柔性擴展技術
數據庫系統賦予查詢系統高度的柔性和充分的可擴充性。查詢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地完善自身,以提供新的查詢功能和增強查詢能力。它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當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用戶極有可能會產生新的查詢需求,在良好的數據結構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對原有系統的適當調整和配置,滿足用戶新的需求;二是應用系統具備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自己定制各種查詢的功能,降低了系統后期的維護工作量和費用,保護系統的前期投資。
(5)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
系統對非結構化形式存在的數據如文檔、手冊、 報告、意見等數據采用合理的數據庫管理模式。
系統將非結構化納入數據庫系統進行管理,從而將企業數據源和應用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對數據的集中管理、組織、分類、索引和檢索,以達到對數值、字符等結構化數據和電子文檔、圖像、聲音等非結構化數據高效操作。
(6)過程數據存儲管理
對一項業務流程從開始、中間各個環節到最后結束和反饋的整個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完整的關聯存儲,這樣不僅在業務流程上完成閉環管理,在具體某項工作所產生的數據上面同樣完成了閉環管理,最終實現了業務真正意義上的閉環管理和監控的功能。
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
客觀世界是錯綜復雜的,計算機科學理論的發展也越來越高深、復雜。然而,人類探索理論和技術的最終目的是:讓客觀世界的復雜變簡單,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為此對數據庫設計提出以下幾個要求:
慎用外鍵
適當冗余
信息隱蔽
(7)備份管理
實現對系統所有數據的備份,包括圖形數據、屬性數據和規則庫數據,這些數據均存放在數據庫中,定期備份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